珠江紅匠:以匠心踐初心,疫線再立新功
作為深耕本土的國有大型監理企業,珠實集團旗下珠江監理自2020年疫情發生以來,就肩負著廣州疫情防控重要醫療資源的工程監理重任。2021年5月份,廣州再次拉響了疫情防控的警報。珠江監理在全員全心做好珠三角173個在建工程監理項目防疫管控同時,有序有力重點保障了包括廣州呼吸中心、廣州市第八人民醫院、中山附一醫南沙醫院等市內在建醫療工程,并積極組織企業“紅匠”黨員服務隊參與社區防疫服務,以匠心踐初心,用精品鑄擔當,助力廣州在與疫情賽跑中贏得主動權,在南粵“疫”線戰斗中彰顯了國企本色和社會擔當。
護航大國重器,筑就防疫堡壘
廣州呼吸中心是在“共和國勛章”獲得者鐘南山院士及其團隊的倡議下,啟動建設的全國呼吸疾病防治研究前沿陣地,是集臨床、科研、教學、產學研成果轉化為一體的綜合性醫院。該項目占地面積84920.9㎡,總建筑面積223155㎡,自2017年7月正式奠基,原計劃今年6月底正式建成,作為廣州市重要獻禮工程啟用。 自項目開工以來,珠江監理先后投入23名監理工程師進駐項目。為全面保證項目工期和整體質量,項目部克服工程地處巖溶高發育地帶、地質情況復雜、土方外運困難等施工難點,先后組成87個專項攻堅組,嚴格施行“定人定崗,劃片到人”監理要求,綜合采取關鍵質量責任追溯、樣板引路、技術交底等機制,創新推出線上項目指揮中心管理系統,實現了全天候、全領域、全范圍的工程管理,做到了工程質量與安全管控“兩到位”“兩手硬”。
珠江監理“攻堅”團隊保障市呼吸中心收關竣工
今年5月以來,廣州呼吸中心逐漸進入收尾階段。面對疫情導致施工人員減少近15%的緊急情況,珠江監理第一時間啟動疫情防控應急預案,現場駐場總監和監理工程師們紛紛放棄休息時間,全力護航工程施工有序推進。在“向鐘南山院士致敬,為廣州防疫加油”口號聲中,珠江紅匠們夜以繼日、毫不懈怠,堅持每天按時督促工程進度、開展安全巡視和進行材料驗收,為廣州呼吸中心按時交付使用,筑就大國防疫堡壘爭取寶貴時間。
打造防疫標桿,熔鑄防疫利劍
作為華南地區最大的傳染病專科醫院和廣州集中診治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的定點醫院,廣州市第八人民醫院一直是廣州市醫治新冠患者的主戰場。早在2020年醫院收治收尾工程建設過程中,就有珠江監理鐵軍沖鋒陷陣的身影,并以最快工期圓滿完成了院方要求的工程建設任務。 今年6月5日下午,在接到院方將打造廣州市首個標準化醫用消殺板房,并對院內部分區域進行防疫升級的緊急任務后,珠江監理火速派出兩名總監再次馳援。黨員黎宏琴就是其中之一。“時間就是生命,項目就是戰線,誓要全力以赴按期完成好此項組織賦予的光榮任務!”他為自己立下了軍令狀。
市八人民醫院防疫升級改造項目負責人黎宏琴(中)堅持奮戰,直至各項工程正式完工
6月5日-9日,為了打贏這場時間緊、任務重的硬仗,黎宏琴沉著冷靜應對,多方聽取意見,主動加強與承建方的溝通和對接,在超77小時的連續奮戰后,不僅助力提前完成消殺板房的建設任務,并同步完成了包括ICU住院樓層防疫隔斷升級、休息室值班室內部翻新和住院區窗戶改造等在內的多個升級工程,為補好廣州防疫高危區域的風險短板貢獻了珠江紅匠的力量。
構建志愿矩陣,勇當防疫先鋒
珠江監理在堅持防疫、生產兩不誤的前提下,大力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率先組建了40名平均年齡為32歲的“紅匠”黨員服務隊,構建起“黨員服務隊+黨員突擊隊+黨員先鋒崗”三級志愿服務紅色矩陣,全面助力社區核酸檢測工作,并涌現出一批“志愿達人”。如:連續奮戰助力南沙防疫志愿服務達17個小時,被稱為“十七哥”的退伍軍人、團支部書記陳威;因困守封閉小區,主動加入所在芳村花園9號樓抗疫臨時黨支部,掃樓送餐、上門送藥、門崗值班……每天從早上6:30忙到晚上10:30的黨員王萍;同樣因為小區封閉,堅持每日走訪幫助29家獨居老人的黨員張悅虹。 “疫情不退,我們黨員絕不后退!”成為珠江監理黨員志愿者們最豪邁的誓言。
珠江監理“紅匠”黨員服務隊協助社區抗疫
截至6月11日,珠江監理“紅匠”黨員服務隊累計出動31批次,組織黨員近300人次,先后助力了包括登峰街道等14個街道開展了社區聯防聯控防疫保障工作,服務市民超過4萬人次,展示珠江監理黨團員們關鍵時刻“拉得出、沖得上、打得贏”的優良作風。 珠江匠心映旗紅,監理戰疫立新功。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珠江監理廣大職工迎難而上、忘我投入,跑出了珠江加速度,按下了志愿快進鍵,也彰顯了廣東省監理行業龍頭國企的責任與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