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
隨著“轟隆”一聲巨響由中鐵建工集團承建的全國規(guī)模最大站改項目——株洲站改擴建工程西站房(老站房)被拆除老站房重建進入施工階段新建東站房正在進行內部裝修株洲站這座百年老站的華麗蛻變正在悄然上演
▲晨光下的株洲站東站房
百年老站,蝶變新型樞紐
株洲被稱為“火車拉來的城市”
1905年
清朝政府將醴萍鐵路延伸至株洲鎮(zhèn)
改名為株萍鐵路
并在株洲建設火車站
由此拉開了株洲百年鐵路歷史的序幕
京廣線、浙贛線、湘黔線
3條鐵路干線先后交會于此
株洲成為中南地區(qū)重要的鐵路交通樞紐
▲1905年,株萍鐵路建設時,株洲修建的第一座火車站
歷史長河,時代變遷株洲站也幾經改擴建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fā)展老株洲站功能不足、設備陳舊運行擁擠等問題日益凸顯站房工程的新一輪改擴建勢在必行2019年10月由中鐵建工集團承建的株洲站改擴建工程正式開工建設建設內容包括東西站房綜合樓
新建社會通道、西廣場等總建筑面積4.5萬平方米站場規(guī)模為6臺15線
▲株洲站俯瞰效果圖
上架下穿,全力攻堅克難
“忙碌”是株洲站的一大標簽
作為中南地區(qū)交通咽喉要塞
株洲站日接發(fā)旅客列車計108對
辦理機車換掛或轉頭17對
接發(fā)貨物列車105.5對
平均每3分鐘一列客貨運列車經過
業(yè)務量十分飽和
項目部采用“合并長株潭城際站+
線上站改造”施工方案
上架高架候車廳,下穿人行地道
且要在保證車站正常運行的前提下進行
其復雜程度可想而知
▲列車運行股道上方正在開展候車廳施工作業(yè)
“緊湊”是株洲站施工一大特色
株洲站部分股道為滬昆雙層集裝箱通道
無法進行全封鎖施工
高架候車廳施工只能在
列車停運“天窗”時段實施
“天窗”施工點數量有限
時長大多為2至3小時
項目團隊逐條細化每日施工內容
與沿線各站段建立常態(tài)化聯(lián)系機制
提前上報天窗施工需求計劃
避免出現天窗施工延點
▲臨時支撐平臺示意圖
為確保列車正常安全運行
高架候車廳首層結構施工中
項目團隊在股道上方架設
鋼結構臨時支撐平臺
作為候車廳模板支撐架主要傳力結構
以此保證模板支撐架體穩(wěn)定
待高架候車廳首層結構施工完成
再采取頂推滑移技術拆除臨時支撐平臺
降低上方結構施工與
鐵路運營相互之間的干擾和影響
確保既有線路營運和施工安全
▲臨時支撐平臺給鐵路線戴上“安全帽”
株洲站改擴建工程新建地道2條
接長地道1條
地道均下穿站場股道
為滿足列車正常運輸要求
均采用D便梁扣軌加固后的明挖現澆施工
地道施工共需D便梁75組
單根便梁長24.5米,重16.5噸
由于施工場地受限
常用的大型起重設備無法進場
▲D便梁吊裝作業(yè)
項目部自行開發(fā)設計一套便梁架設機組
在正式吊裝前組織折臂吊操作手
預演吊裝標準動作
讓操作人員熟悉作業(yè)流程
壓縮操作時間
提升吊裝動作精準度
確保場內D便梁吊裝作業(yè)安全有序
株洲站是中國鐵路廣州局集團
首例大型折臂吊吊裝D便梁作業(yè)工程
是鐵路既有線施工的又一技術突破
▲株洲站站臺內部
多措并舉,嚴守安全紅線
列車行車安全風險防控
貫穿株洲站改擴建工程施工全過程
項目部成立專項檢查小組
每周開展安全質量問題聯(lián)合檢查
及時發(fā)現問題、整改到位
嚴格落實防護員防護及
“一機一防護”管理制度
24小時安排防護員值班盯控
現場設置高音喇叭系統(tǒng)
實時通報各股道列車情況
構建完善營業(yè)線安全聯(lián)絡體系
確保股道行車、作業(yè)人員、工程建設安全
▲株洲站老舊人行天橋拆除作業(yè)
為進一步保障項目質量安全目標
項目部設立“比武擂臺”
通過組織測量賽、技術方案編制賽等
進行崗位練兵
聯(lián)合各參建單位對施工區(qū)域綜合考評
評選項目每月之星
促使項目安全質量持續(xù)向好
連續(xù)兩次獲得業(yè)主單位信用評價考核A+
今年年初株洲站城際場順利開通
獲得了業(yè)主單位的高度贊譽與通報表揚
抓常抓細抓牢安全管理工作
助力站房改擴建工程建設穩(wěn)步有序推進
▲株洲站城際場順利開通
“湘水揚波、匯通八方”
株洲站造型取自于炎帝陵殿的建筑意向
形態(tài)端莊,雄偉高昂
筑屋頂挑檐如飛鳥
加之立面上水波漣漪的細節(jié)處理
比喻株洲自然與人文的完美融合
同時展現出新時代株洲
與時俱進的創(chuàng)新精神與城市形象
▲車站造型取自炎帝陵殿意向
2023年1月
隨著株洲站改擴建工程的完工
一座嶄新的株洲火車站將橫空出世
屆時,株洲站將完成向
現代化綜合交通樞紐的華麗蝶變
中鐵建工建設者將筑牢初心
奮戰(zhàn)株洲站改擴建工程
以匠心與責任為長株潭城市群
高質量發(fā)展持續(xù)注入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