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之大,黎元為先。廣州正遭遇近年來最復雜、最嚴峻的疫情,10月29日晚,海珠區疫情防控進入攻堅階段,市政集團響應市委、市國資委及建筑集團黨委的統一部署,組織41人前往海珠區中高風險區域執行駐點支援任務。11月4日,第一批志愿隊還在堅持,又一批25人隊伍進入區域接續奮戰,11月5日,更多居住海珠區的黨員就地轉化為志愿者……
聞令而動,共克時艱
10月29日深夜10點,市政集團志愿隊微信群在接到通知的第一時間便接起“請戰”長龍。
二公司曾宇隆,準備完畢!房分陳庭森,準備完畢!總承包鄭觀元,準備完畢!三公司李文,準備完畢!機施公司嵇偉業,準備完畢!一公司馬英杰,準備完畢!設計院何浩斌,準備完畢!實業公司蔣運保,準備完畢……
疫情發展情況尚不清晰,從海珠區“疫”線傳來的消息扣動著每一個人的心:
報告!市政集團志愿隊11月2日下午3點進入疫情防控區,30人協助社區工作人員累計完成12條巷子物資分配,派送物資5000余袋,10人協助核酸排查,現全部安全撤回。
報告!11月6日市政集團支援南洲街道東風片區25人,配合核酸檢測人數693管3456人。配送物資51份,其中藥物購買4人都已解決;幫助2名暫居工廠工人取回保暖衣物;1名八十歲老人不會網上購買物資,指導其購買……
簡單的數據背后是志愿隊的相互鼓勵、堅持忍耐和機智果斷。市政集團為此次支援配備了超強領隊組,是“久經沙場”的抗疫“連任”,其中3名是退伍軍人。集團工會副主席魯紅輝,三年來統籌市政集團應急支援從未缺席。實業公司閆金凱,2021年支援荔灣中高風險區黨員突擊隊隊長,建筑集團領隊組成員。還有機施公司李忠義、總承包分公司劉旭釗、實業公司鄧永祥。
支援區域包含產業聚集人口密集區,“握手樓”多,小街窄巷多,隊員分頭行動易走散。魯紅輝反復叮囑大家:“去任何地方執行任務都要2人以上。地方太大,小巷子多,大家遇到走散時,優先用電話聯系,聯系上了才用共享位置功能,在確認安全的情況下完成任務。切記,切記,切記。”經過一次又一次的磨合實踐,大家從最初接受培訓的生疏到有條不紊,迅速成長為一支備受群眾好評的支援隊伍。
面對棘手的海珠區形勢,這支隊伍相互學習,不斷提升服務群眾的能力和水平,盡己所能不遺漏每個群眾的需求!
支援片區巷子多且狹窄,樓棟之間穿行居民多。為了最大程度地保證所有人安全有序領到物資,隊員們想了很多辦法。剛開始遇到群眾一哄而上的“千手觀音”場面,隊員們隔起人墻,疏散人群。有個別群眾在旁邊的隊伍領完物資又來排隊,志愿隊配合社區工作人員通過掃碼領物資等方法改進物資發放流程。
由于“握手樓”手機信號差,手機卡頓等情況經常出現,很多群眾打不開各種碼,設計院何浩斌總結琢磨了一套“錦囊”:重啟手機、開關飛行模式、分享手機熱點、存檔全套掃碼圖片,一遍一遍耐心地解決群眾的難題。他們用心用情用功做好服務保障,及時解答群眾訴求,讓抗疫充滿溫度。
隊伍里的老同志特給力
隊伍里大部分是身體健康的中青年員工,也有幾個“五十知天命”的老同志。他們工作經驗豐富,與群眾溝通協調能力強,接地氣且思路靈活,幫助群眾解決了不少難題,得到了群眾的高度認可。當有不配合出示健康碼或者私自下樓亂竄,老同志帶著年輕隊員“軟硬兼施”,粵語、“廣普”齊上陣,詳細解答防疫政策,安撫焦慮群眾,盡自己最大的努力滿足群眾需求。因為天氣變化加上連日來奔波勞累,實業公司林兆富的血壓突然升高,隊員們緊急送他去就診,休整一天之后,又回到隊伍中繼續奮戰。大家就這樣相互扶持著、堅持著,守望最后的勝利。
你們服務群眾,我們服務你們
連日來,許多隊員的臉上被N95口罩的繩子勒出了深深的痕跡,都磨破了皮;穿著密閉防護服,在廣州濕熱、臺風、暴雨混雜的天氣下,一些隊員身上起了皮疹;搬運群眾的生活物資,個別隊員出現了扭傷。集團工會第一時間協調了市政醫院派出醫護人員組建廣建志愿隊伍醫療保障車,前往5個集中點為支援海珠區的隊員提供出診服務。
11月2日,集團工會主席張廣春、副主席魯紅輝與各單位工會負責人一同前往海珠區赤崗街慰問參加支援的41名志愿服務隊員,送上沐浴露、消毒液及水果、即食面等生活物資。現場了解到氣溫驟降后隊員們缺乏長袖衣物,第二天又送去厚厚的外套,溫暖“疫”線人心。
集團工會張主席對參加海珠區支援的隊員們表示感謝和慰問,他鼓勵說,當前正值疫情攻堅緊要關頭,希望大家克服困難、堅定信心,抗擊疫情的勝利曙光在即。他強調,面對艱巨而繁重的疫情防控任務,一定要注意做好個人安全防護,嚴格按照疫防要求做好各項工作。入秋后晝夜溫差大,要及時增減衣物,以良好的身心狀態早日打贏疫情防控的硬仗。
出任務前,三公司謝國錦請隊友張超在他的背后畫了一個丑萌丑萌的卡通人物,路過看到的人都露出了久違的笑臉。無論遇到什么困難,沉住氣、定下心、挺過去。并非戰無不勝,唯有風雨同舟守望相助!堅持堅持再堅持!向每一個閃耀的“微光”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