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成果由廣州機施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廣州地鐵集團有限公司、廣州鑫橋建筑勞務有限公司、上海強勁地基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廣州地鐵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共同研發,針對地鐵車站土建工程施工過程中的關鍵工序進行研究改進應用。主要包括主體結構行走式臺車模板支撐體系施工技術、預應力魚腹梁鋼支撐技術、淺埋暗挖隧道超大管棚與改良袖閥管復合加固技術、軟硬交互地層三軸攪拌樁止水帷幕施工技術。
行走式臺車技術通過采用模板臺車支撐體系代替傳統鋼管腳手架及木模板體系,臺車一次安裝成型后,利用鋼軌移動。模板的安裝、調整、拆除通過操作千斤頂完成。該技術可大大減少支撐體系安裝拆除工作量,支撐體系周轉次數達300次,能有效節約資源,綠色環保。
預應力魚腹梁鋼支撐技術是在深基坑支護工程內支撐施工中,采用由鋼絞線和鋼桁架組成的魚腹梁,通過專用節點與角撐或對撐組合在一起,對鋼絞線進行張拉,施工預應力,組成預應力支護系統。該支護體系可有效調節周邊土層的豎向和水平向位移,控制周邊建、構筑物的變形;并且能夠提供較大的空間,利于地下結構施工;采用的材料大部分能回收利用,避免產生大量建筑垃圾。
淺埋暗挖隧道超大管棚與改良袖閥管復合加固技術利用超大管棚對隧道開挖面拱頂形成一定厚度的水泥固結體作為第一道超前支護,然后采用改良袖閥管進行二次加固。兩者相結合形成一道具有較高強度及良好止水效果的水泥固結體,起到防水承壓的作用。
軟硬交互地層三軸攪拌樁止水帷幕施工技術通過使用大功率三軸攪拌鉆機安裝單根鉆桿進行預先引孔,通過交叉鉆孔、局部疏松和搗碎巖層等措施,解決三軸攪拌樁不能入巖的難題。
本科技創新成果共獲得發明專利授權6項,實用新型專利授權3項,外觀設計專利1項;獲得3項國家級工法,8項省級工法。并榮獲中國施工企業管理協會科學技術獎一等獎。